从水仙花少年到自拍少女

来源:本站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6-27 浏览:

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的太空自拍照。

早在古希腊时代,阿波罗神殿的门楣上就刻着 认识你自己 的神谕。这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避免的问题:我是谁?我是怎样一个人?别人眼中的我是这样的吗? 聚焦自我的 自拍 ,即是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和他人眼中自己的交互印证。

自拍在网络时代火了,但 自拍 可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。人们对自身一直抱有热情,只是从前受制于技术条件,能看到自己视觉图像的特权只属于极少数人。文艺复兴以后,拥有技术优势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,将自尊龙人生就是博登录画像与艺术结合。摄影时代的到来,让普通人记录自己成为可能。在这之后是数码相机、手机高清摄像的突飞猛进,以及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推波助澜,与自画像、机器成像一脉相承的自拍照迎来了大爆发。

贵族的特权 帝王画像

那耳喀索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美少年,出生之际,其父母就收到来自先知的箴言 不可使他看清自己的容貌 。然而十六岁那年,那耳喀索斯在路过森林内一片清澈如镜的湖面时,惊鸿一瞥自己的容貌。美少年沉醉于水中的倒影不可自拔,最终跌入湖底,幻化为岸边的水仙花。

水仙花少年的倒影像是人类自我认知的一个隐喻。人类观察四遭并与他人交换信息,借此认识与定义周围的世界;与此同时,人类也审视着自身的外在呈现,借助各种方式展现给他人,通过别人的反馈来定义自己。正如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 霍顿 库利在《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》里阐述的 镜中人 理论: 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 而这或许就是自拍长盛不衰的内生力。

自我凝视在人类认知萌芽之初就诞生了。一个打猎满载而归的原始人,或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,或者是为了记录胜利时刻,总之他会借着洞穴里篝火的光,用有色泥土画下自己狩猎的壁画。这些原始的壁画可以看成人类最早的自画像。所以自拍早有自己的历史,在人类尚未掌握摄影科技的岁月里,画像即是自拍照的原始形式。

16世纪之前,只有贵族阶层才能雇用画师,看到自己的视觉图像。虽然画像不是本人亲笔,但他们付给画师工资,所以是他们,而不是画师的喜好决定画作的走向。集权时代的帝王画像不仅仅为了记录,更重在展示帝王权威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,在他流传甚广的一幅画像里,路易十四就头戴金色桂冠,把自己塑造成阿波罗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留下数百幅画像,但其中大多数看起来都像是同一幅 差不多的白皙皮肤和不苟言笑的表情 真实的伊丽莎白因为得过天花,面部坑坑洼洼,因为吃糖过多,一嘴烂牙。画像与真人相比,明显经过美化。

最具有自拍照风格的画像来自 行乐图 的爱好者雍正。始于南齐的 行乐图 通常描绘的是皇家的娱乐生活,回到雍正帝来说,他是自己 行乐图 画像的绝对主宰。雍正的 行乐图 不仅是外在皇权的展示,还关乎 诗和远方 的内心另外一面。早在登基之前,一幅名为《胤禛耕织图》的绢本画 行乐图 就透露出这种端倪。画卷中的雍正把自己装扮成撑伞立于田埂之上,带领众人收割的农夫,在之后的《雍正行乐图册》(典藏于故宫博物院)中,雍正或头戴西洋假发、身着欧式服装进行狩猎刺虎,或者扮作寒江独钓的渔翁,或赤脚射弯弓,或夕阳下从容坐禅,或于古松下抚琴吟歌 颇有点今天网红博主 摆拍 的架势。

艺术家的便利 自画像


首页
电话
短信